9月12日是第19個“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為積極宣傳出生缺陷預防策略和相關知識,9月12日上午,普洱市中醫醫院產科開展主題為“預防出生缺陷,科學健康孕育”的健康科普宣傳暨義診活動。
活動現場,科室醫護人員耐心解答群眾咨詢,從專業角度引導生育夫婦主動接受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等各階段的防治服務,并通過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向市民宣傳出生缺陷防治科學理念、主要方法及惠民政策,幫助適齡人群增強出生缺陷預防意識和能力,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通過開展此次活動,對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知識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宣傳普及,讓群眾積極參與其中,進一步增強了群眾優生優育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切實提高了群眾對科學健康孕育重要性的知曉率。
科普知識學起來
什么是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亦稱先天性異常、先天性疾病或先天性畸形,是指嬰兒出生前發生的身體結構、功能或代謝異常,通常包括先天畸形(如無腦兒,脊柱裂、兔唇、四肢異常等)、染色體異常、遺傳代謝性疾病、功能異常如盲、聾和智力障礙等。出生缺陷是導致早期流產、死胎、嬰幼兒死亡和先天殘疾的主要原因。
如何預防出生缺陷?
世界衛生組織(WHO)倡導,出生缺陷采取三級預防策略。
一級預防是在婚前、孕前和孕早期進行健康教育、優生檢查和咨詢指導,預防出生缺陷的發生。
二級預防是在孕期開展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減少致死、嚴重致殘缺陷兒的出生。
三級預防是對新生兒進行先天性疾病篩查和診斷,對出生缺陷患兒進行治療康復,減少兒童殘疾,提高患兒生存質量。
中醫提醒
出生缺陷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20條:
一、禁止近親結婚,降低遺傳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二、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主動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等婚前保健服務。
三、提倡適齡生育,避免高齡(35歲以上)妊娠。
四、倡導計劃懷孕,減少意外妊娠。
五、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科學備孕。
六、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
七、計劃懷孕的夫婦應當接受孕前優生健康檢查。
八、有遺傳病家族史或不良孕產史的夫婦應當到醫療機構接受針對性的咨詢指導。
九、積極治療自身疾病,維持良好孕育條件。
十、孕期謹慎用藥,必要時應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十一、增補小劑量葉酸,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發生。
十二、地中海貧血高發地區的夫婦雙方應當接受地貧篩查。
十三、及時建檔立卡,定期接受產前檢查。
十四、孕期合理膳食、均衡營養,保持體重適度增長。
十五、首次產前檢查時應當接受艾滋病、梅毒、乙肝篩查。
十六、孕中期(孕20周至24周)應當接受超聲產前篩查,及時發現嚴重胎兒結構畸形。
十七、孕期應當接受唐氏綜合癥產前篩查,35歲以上的孕婦應當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產前診斷。
十八、新生兒出生后應當及時接受苯丙酮尿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和聽力障礙等疾病篩查。
十九、0歲至6歲兒童應當定期接受兒童保健服務。
新生兒出院后1周接受醫務人員的訪視,兒童應當在1、3、6、8、12、18、24、30、36月齡以及4、5、6歲時接受兒童保健服務。
二十、出生缺陷患兒應當及時接受治療和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