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中醫院醫學影像科始建于1979年,前稱是放射科,建科初期只要1名放射醫生,既是醫師又是技師,當時科室只有一臺國產30毫安的X光機,隨著醫院發展,設備更迭,2010年醫院新醫技樓建成,放射科搬入了新醫技樓,同年科室購置了全新的數字化醫療設備,包括當時先進的西門子DR、西門子雙排螺旋CT,并且實現了網絡數字化的圖像傳輸、儲存(PACS),經過幾代人多年的臨床實踐和經驗積累,放射科不斷壯大,于2018年再次購置了全新的西門子64排螺旋CT,2021年又一次購置了西門子先進的1.5T磁共振成像系統,至此放射科設備走上了科技之路,放射科也于2022年1月改名為醫學影像科;2022年在醫院領導的帶領下,科室成功引入先進的AI讀片系統,主要針對肺部結節、骨折及頭頸動脈、冠脈等病變的識別,大大提高了診斷正確率,并且提供了24小時實時膠片自助打印系統,方便病人隨時隨地領取膠片。同時醫院也為科室提供了寬敞明亮的辦公環境。
設備及人員結構
醫學影像科現有醫護技人員12名,醫師6名、技師3名、護士3名,其中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4名、醫師1名、初級技師3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2名??剖椰F有設備6臺,包括西門子1.5T磁共振1臺,西門子64排螺旋CT 1臺,西門子DR 1臺,島津數字胃腸機1臺,西門子雙排螺旋CT 1臺,邁瑞床旁DR 1臺。
開設的檢查項目
科室目前開展的檢查項目有:
1.常規全身各部位DR照片、常規X線體檢項目。
2.數字胃腸造影,包括:泌尿系、子宮、四肢靜脈血管等造影。
3.全身各部位CT常規檢查。
4.全身各部位MRI常規檢查。
5.特殊檢查:全身各部位的CT增強檢查、全身各部位的MRI增強檢查;全身各骨及關節CT三維重建;頭頸動脈CTA、肺動脈CTA、胸腹主動脈CTA及四肢動脈CTA;頭頸動、靜脈MRA、MRV;膽道水成像(MRCP)、泌尿系水成像(MRU);頸胸腰段神經根成像、臂叢神經成像;全身各部位彌散成像(DWI);腦磁敏成像(SWI)。乳腺平掃及增強掃描。
醫師團隊
楊光云
本科學歷,中共黨員,科主任,畢業于海南醫學院醫學影像學專業,從事醫學影像工作13余年,工作經驗豐富。曾到昆明醫科大學、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進修學習CT/MRI診斷。擅長CT、MRI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疾病診斷。
陳霞
1998年1月參加工作,大理大學臨床醫學本科,從事影像醫學25年,現任普洱市中醫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多次榮獲普洱市中醫醫院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先后3次到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放射科進修學習普放和CT,擅長肺部占位性、腹部占位性病變及急腹癥等疾病的CT診斷,并在《中國醫學人文》《養生保健指南》《世界最新醫學》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李曉晨
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主治醫師,2011年畢業于大理學院醫學影像學專業,學士學位,從事醫學影像診斷工作十余年。曾到云大附屬醫院醫學影像科進修MRI,熟悉常見疾病的影像診斷(包括DR、CT、MRI),擅長肝膽及骨關節MRI診斷。
陳超
本科學歷,主治醫師,中共黨員,畢業于貴州醫科大學,從事醫學影像工作多年,曾到云南省腫瘤醫學影像科進修學習CT/MRI腫瘤診斷。擅長各種疾病的影像學(包括DR、胃腸造影、CT、MRI)診斷和CT引導下穿刺活檢、定位工作,經驗豐富,技術嫻熟。對于腫瘤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
楊志偉
本科學歷,主治醫師,畢業于大理學院醫學影像學專業,從事醫學影像工作16余年,2013年到云南省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修學習普放、CT,2022年到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進修學習MRI,一直從事影像技術及診斷工作,具有豐富的影像診斷經驗,熟練掌握各系統常見病及疑難病例的影像診斷,X線、CT技術操作嫻熟。
張之聰
中專學歷,醫師,畢業于云南省衛生學校放射專業,1986年參加工作,多次到省級醫院進修學習, 一直從事X線技術及診斷工作,工作經驗豐富,熟練掌握各系統常見病及疑難病例的X線診斷,尤其擅長X線投照技術及各種造影檢查。
- 上一篇:超聲醫學科
- 下一篇:多措并舉!普洱市中醫醫院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工作